根据XM外汇官网的乘联信息,乘联分会在8月25日发布了2025年6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。月中报告显示,国新2025年7月,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126.2万辆,市场环比下降5.0%,销售同比增长27.3%,同比市场渗透率达48.7%,增长维持在较高水平。乘联其中,月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19.5万辆,国新同比增长25.4%;新能源商用车销售6.7万辆,汽车同比增长74.9%。市场
政策如以旧换新和地方促消费措施的销售持续推进,以及部分企业通过“一口价”优惠和赠送权益等方式的同比促销,推动了市场的增长,显示出淡季不淡的趋势。同时,车企之间的竞争开始集中在产品能力与全球化策略上,价格波动的压力有所缓解。
在2025年7月,新能源轿车的市场份额为43.7%,较去年同期下降0.3个百分点,而新能源SUV的市场份额为46.3%,同比下降2.0个百分点。所有细分市场均实现增长,商用车增速整体高于乘用车,而在乘用车市场中,MPV车型的增幅较大。
2025年1-6月,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装车率达到82.6%,16万以下市场的智能驾驶装车率也有所上升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硬件和软件成本的降低,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搭载率显著提升。
数据显示,1-6月AEB整体装车率良好,乘用车的整体装车率为64.4%,16-24万市场占比达到75.4%,仍有增长空间。新能源乘用车AEB装车率已经达到67.1%。技术的多元融合以及硬件成本的不断优化,推动了AEB能力的提升。
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功能的乘用车整体装车率为59.4%,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达到69.9%。随着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,企业在未来竞争中会越来越依赖这些功能,尤其是低价市场中智能驾驶的推广将成为关键。
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结合多种传感器数据输入,使得ALC功能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上更为精准。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车道、其他车辆、行人及交通标志,并在复杂气候和光照条件下依然表现良好,提供可靠的变道决策信息。
随着多模态大模型在车辆端的应用,APA功能的能力也被提升。借助不同传感器的实时数据,APA的环境感知能力得到了增强。目前,乘用车的整体APA装车率为34.4%,而24万元以上的市场装车率显著优于低价市场。未来,随着自动泊车技术成本的降低,APA功能有望扩展到更多低价位车型,成为其标配。